《接近天书》卷之三:红崖天书的摹本与原貌

《接近天书》卷之三:红崖天书摹本与原貌

红崖碑文摹本今本主要有:瞿鸿锡摹刻本;北京藏书家鸿志清藏拓本;赵云谦黔中枣木刻本;法人雷柏茹在镇宁高校大厅所见刻本;任可澄藏监拓本。今本以瞿鸿锡摹本为代表。 红崖碑文摹本古本主要有:咸丰之年吴振或<摹刻红崖字>缩刻本;吕伶孙缩刻张春潭本;吕伶孙缩刻吴寅邦本;邹汉勋<安顺府志>缩刻本;刘心源奇觚宝石文缩刻本;姚华莲花庵藏本。古本中以吴振或本、张春潭本、吴寅邦本代表。

“红崖天书”本身是用红笔所书,而非刻划,所以加字或修改并非难事。所以从明代发现至今出现了多个摹本。现存于安顺市博物馆的摹本就有三十几种。我相信参与摹写的前辈文人都是写实记录了当时“红崖天书”的面貌,或是原文誊写了前人古籍,所有的摹本并无半分作伪之处。

摹写“红崖天书”碑文,在古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描写“红崖天书”的诗文非常的多而摹本却很少。不像现在人们可以随身携带一支钢笔和一个记事本,如果做足准备去临摹天书,最好要有几张大纸,一块可以铺放纸张的木板,一杆毛笔和一瓶研好的墨汁,这几样东西缺一不可。那时候的山路也不一定像现在的这样好走,如果一个人慕名而去也不一定能找到地方。

待行至山脚处,发现满壁大则如斗、小则如升的红字。由于书写颜料不同,岩石风化程度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些红字在岩壁上存在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字的颜色深浅也不一样,临摹的时候需要仔细分辨。

用毛笔临摹“红崖天书”碑文,一张纸应该不够,但纸张用多了,便会出现布局错误,字体大小比例失调的情况。对照几种摹本来看,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在山上留宿是极不可能的事情,这样除却上山下山所用的时间,用于临摹“红崖天书”的时间应该是少之又少。

我认为,“红崖天书”崖壁上面红字不一定全部是原始的碑文,这些红字形成的过程大致如下:

一、有人书写原始的“红崖天书”碑文。

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岩壁风化,原始碑文个别字字迹变浅,便有人重新描画修复,有的字没有来得及描画,直接消失了。

三、有好事者拿红笔直接在岩壁上临摹碑文,有的或随意书写。

四、剩下的原始碑文与后来随意书写的那些碑文,有部分变浅,又有人描画修复,有的消失。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安顺知府瞿鸿锡将缩摹本刻于石上,立于知府衙门西楼,且作跋附于碑后。

而这个摹本却被很多人质疑。原因是早在1899年,永宁州知州涂步衢差团练罗光堂摹写“红崖天书”碑文,罗竟将红字用石灰覆盖使之凸起方便拓取,认为破坏了碑文。被制止清除石灰后红字斑剥落离,字迹难辨。瞿鸿锡便是在这以后摹写的碑文,按照常理确实是最没有价值的。

最为系统地研究红崖天书的专家之一,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林国恩却持相反的观点。研究之后他认为,这些被后世学者弃之不用的带“虎”字的摹本,恐怕才能真正反映出红崖天书的原貌。他认为这个摹本的价值就在于那次对红崖天书的意外破坏。罗光堂无意之间把它铲掉以后,外面一层那个风化层去掉,本来面目露出来了。林国恩专门取了一块红崖岩壁上的石头标本带回上海,请教了同济大学的地质专家。 同济大学教授景学立通过研究发现,涂料涂到了这种白云质灰岩的孔隙里面,就可以不断向里渗透。

正是这种渗透原理,使得耐腐蚀的白云质灰岩,最外面的一层虽被风化,但是渗入石内的笔迹却得到了保存。

《永宁州志》有云:岩石剥落寸许,笔画如新。其成书年代距明嘉靖已有三百余年,这句话也说明了此崖表层石壁有吸收存纳红色颜料的特性。

前面猜测红字碑文形成的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会以不同的形态展示给摹写者。所以自从在原始碑文以外书写第一笔开始,即使有相机,也不会拍下真正的“红崖天书”。而正是那次对崖壁表层的清理,使得“瞿鸿锡”的摹本完整的保留了“红崖天书”原文和一部分时间比较近的好事者所写的碑文。

下面研究一下瞿鸿锡摹本的可信度有多高。

一、这是唯一一个有解的摹本。可以按照从右至左,从上到下的顺序解释成一首有意义的诗,无一字缺失,也无一字无用,并且与包含的图画内容相符,详见“解’红崖天书’”一文。一个有解的谜题肯定比一堆无解的乱码可信。

二、“瞿鸿锡”摹本不只包含了“红崖天书”的碑文,还将徐印川的“虎”和另外一些本不应该在天书中出现的字也摹写进去了,反映了这个版本较为严谨。

三、瞿鸿锡携其子同何肇勋一行三人,用了一天的时间临摹红崖碑文,当时的碑文“岩浅红色,字画深朱,如新脱手,并非镌刻。年深日久,无剥落痕”。说明碑文比较清晰,不用费时间去分辨取舍。这样下来临摹都要三个人“穷日之力”,那么当时的红字碑文一定不会太小,瞿鸿锡三人并不是到了另外一处规模较小的假的“红崖天书”遗迹。

四、瞿鸿锡对天书的解释跟莫友芝一样,是和“禹王碑”有关系,而至今没有人研究出瞿氏摹本与“禹王碑”有何关联。瞿鸿锡参与作伪的动机并不存在。

五、瞿鸿锡临摹“红崖天书”的七年前,红崖天书遭到破坏,最后的结果是将粘上去的石灰层清除掉,这时的天书的状况很多人都知道,而谁又会在这几年中间费时费力(三个人临摹都需要一整天,如此大的工作量)进行修补呢?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清除掉石灰层后岩石又经过七年的风化脱落,露出了岩层深处最后一层红字碑文。

六、我查阅了“百度文库”中一篇署名巩连杰的红崖摹本研究的文章,作者在2012年实地考察过“红崖天书”遗迹,虽然没有附上照片,还是能根据他的描述,还原出当时碑文的大致情况。

那么问题是:徐印川的“虎”字早于瞿鸿锡临摹红崖天书仅仅几年的时间,如果瞿鸿锡见到的是罗光唐清除岩层以后的假碑文,那么这些碑文应该与这个“虎”字一样清晰可见。根据2012年看到的碑文情况,可以断定瞿鸿锡参照的碑文形成时间远早于光绪年间。

七、“瞿鸿锡”摹本与其他版本最大的区别,还是其运笔圆滑,每一个字都没棱没角。原因大概是他自己说的临摹用了三个人“穷日之力”,恐怕没有人比他用的时间更长,换句话说是更加仔细。只有“瞿鸿锡”摹本像是用的是当时最为普通的毛笔临摹的,而别的摹本却不像。

八、”瞿鸿锡”摹本与其他摹本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有好几个字的笔划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我认为这是因为书写碑文的崖壁面积很大,观看方位不同造成的,原始的红字碑文一定不会是这样。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摹本被刻于石碑之上多年也未曾修正,不正说明瞿鸿锡对摹本的重视和身为学者的严谨,对自己不能猜解的摹本内容不肯凭臆想改动分毫。

九、瞿鸿锡与莫友芝持一样的观点,认为碑文与“禹王”治水有关。他将自己摹写的“红崖天书”碑文刻在石上,置于其知府衙署西胡林翼所建的楼中,放在“禹王碑”的北侧,足见瞿鸿锡对“红崖天书”的重视与推崇。既然认可莫友芝的说法,定是看过莫友芝版本,临摹时却没有参照莫友芝的摹本。这至少可以说明瞿鸿锡本人对摹本作伪的可能性很小。

邵元善的“红崖诗”只与“瞿鸿锡”摹本吻合

最早发现并记载“红崖天书”的明代邵元善“红崖诗“中有写过:“参差时作鼎钟形,腾掷或成飞走象”,其中用了五个字“钟”、“鼎”、“飞走象”描述红字碑文的形状。”飞走象“这个词我查阅不到权威的解释,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与中国象棋中的飞象有关系,因为“腾掷”两个字就是棋类走子的动作。

这几个字应该是形容“红崖天书”红字碑文错落有致、古朴美观,除却“瞿鸿锡”摹本哪一个能配得上美观二字?更有甚者,瞿版中竟有字形能基本对应诗中描述。

对比中国象棋棋盘,“飞走象”描述得真是太形象了。

这就是最早的“红崖诗”与最晚的“红崖天书”摹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邵元善当时看到的“红崖天书”碑文与瞿鸿锡看到的很接近,造成各种摹本差异的,是时间跨度!

仔细比对几种摹本后我发现“莫友芝”的摹本很可能有一部分是临摹自其它的摹本,其实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就是一个摹本被另外一个摹本影响到。而《黔记》、《永宁州志》、《安顺府记》几种摹本也明显的有过彼此参考的痕迹。只有从没有见过其它摹本的人做出来的摹本才更具研究价值。

“红崖天书”可能不止一处,现在关岭县应该就不止一处书写红字的崖壁遗址。

引自“飞鸟归巢”的博文“红崖藏谜指千古”

我并未去过关岭,但互联网上“红崖天书”的游记和视频看了不少,总觉得视频中与古诗文中的“万仞”有相当大的差距。红崖遗迹多了,或许会出现一些与“红崖天书”不相干的摹本也未可知。

“红崖天书”红字碑文位置的差异,不一定是临摹时的错误,也有可能是后来者在另外的位置书写了这个字,随着时间推移,原来的字消失了,而后来写的却留下了。这样的过程重复的多了,便出现了多种摹本。

根据“红崖天书”红字碑文形成的特点,应该客观的对待各种摹本,既要肯定其真实性,又要有所取舍。

下面把《安顺府志》、《黔记》、《永宁州志》摹本、“莫友芝“摹本与“瞿鸿锡”摹本对比一下,证明“瞿鸿锡”摹本并非凭空出现。下文所列举到的地方,请读者多注意细节。

一、我前面的文章中,根据“瞿鸿锡”摹本解释出一首诗和一幅配图,所以我认为摹本其他部分是多余的,是后人所加。从其所处的位置和字的大小也可以看出来。(相似指数:20%)

再看“莫友芝”摹本,较大的字型也基本集中在这个区域。

从总体布局来看,“瞿鸿锡”摹本左侧缺失了很多小字,不过在我看来,这都是天书以外的,根本没有存在价值。

二、现在的“红崖天书”遗址书写的是另外一种摹本,我没有能找到摹本的出处,既然能唯一出现在当今的崖壁之上自然是来历不凡。(相似指数:80%)

三、“莫友芝”摹本的这个字出现在右上角,是个非常小的字。(相似指数:80%)

四、一个字反复出现,却不完全相同,前文红字的形成过程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相似指数:60%)

五、《黔记》摹本中这两个图形是合在一起的。(相似指数:20%)

这也解释了这个类似“官”的字在这几个摹本其他位置为什么没有出现(这几个版本以外的版本都有出现过这个字)。

六、我收集到的摹本不多,我找到了这一部分在各版本之间的演化过程。(相似指数:30%)

类似“官”的字反了,摹写弄反的情况时常有的。

七、(相似指数:60%)

看过我对“瞿鸿锡”摹本破解内容后可以看出,《黔记》摹本的这个“备”字上的这个“反文”部首比瞿版更容易看出。

八、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发现《黔记》能对应“瞿鸿锡“摹本的那一部分集中在摹本的右下角。(相似指数:20%)

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把这几个摹本进行对比,即使有一点小小的发现,都能体验到在时光中穿梭的感觉。

如果能排除比例失调的可能性,这时似乎可以发现,《黔记》摹本右下角才是“红崖天书”的原文,其余的部分全是好事者为之。

九、从这一部分来看,“瞿鸿锡”摹本的左侧之外还有红色碑文,但我认为都是后人所写,没有什么价值了。(相似指数:60%)

十、《黔记》摹本中的这个图形中短长短短的这4笔,跟“心”字倒是有些许相似。(相似指数:10%)

十一、(相似指数:30%)

十二、从“莫友芝”摹本看,“瞿鸿锡”摹本左侧消失前是不是这样子的?(相似指数:40%)

十三、常用的汉字有几千个,每个“红崖天书”摹本只有几十个字,能在不同的版本中做到形似,便有很大的可能存在渊源。(相似指数30%)

这许多的相似之处,也证明了“瞿鸿锡”摹本并非杜撰而来。反而是其独有的际遇、临摹过程的严谨让这个摹本更具研究价值。

下面对“红崖天书”的原貌进行一下大胆的猜测:

一、“瞿鸿锡”摹本很可能已经根据红字碑文的颜色的深浅、笔划的粗细、文字的大小,对摹本中红字的位置做了微调,同时忽略了正文位置一些痕迹较浅的字或图形,突出了他自己认为应该是重点的部分。这才让我们可以轻松的甄别出“红崖天书”原文。我参考另外的摹本稍微做一下调整。

二、这个位置我认为是一个乞讨用的大盆的可能性很大,虽然在原图上根本看不出来。其他不太明显的地方不容易猜测,或许这些痕迹与图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产生的。

三、瞿氏摹本中倾斜的字,可能是因为观看的位置不同产生的错觉,毕竟“红崖天书”规模这么庞大。为了美观,参照其他摹本我做了修改。《黔记》摹本中的这个字,与瞿版所处的位置接近,“心”字的这四笔也惊人的相似,姑且照此做一些修改。

四、参考现在关岭崖壁之上的摹本,将这个字修改一下。

五、这样修改更容易猜解成我认为的“公”、“三”、“才”这几个字。

修改后的“红崖天书”:

看过诸多“红崖天书”摹本,除此之外,又有哪个能配得上明清两代赞美红崖碑的那些诗文

对比“瞿鸿锡”摹本,比较工整些,却少了毛笔书写时的那种轻盈灵动的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作的“红崖天书”摹本,是在“瞿鸿锡”摹本基础上,参照其他摹本,根据我解释出的诗文内容,并且主观的美化而成的,没有任何确切的根据。我都在想,弄出个这样一张图片是不是有些多余,仅供玩赏,各位看官切莫当真。

写在最后

因为用红色颜料书写而非镌刻这一鲜有的行为,成就了“红崖天书”摹本众多、近在眼前却极难揣摩的独有的特性。致敬所有“红崖天书”的摹写者,这些有责任感的中华文人,记录了在不同时期“红崖天书”的不一样的面貌;同样致敬林国恩先生,在研究“红崖天书”过程中求知求是的工作作风,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