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宝如,河北人士。2020年因为疫情在家闲来无事,翻看网络上关于“红崖天书”的信息,颇有兴趣。

我盯着瞿鸿锡的拓本右下方小图越来越觉得眼熟,我肯定见过这样的一幅画,图中有三人,两名乞丐,另一人正在布施。

我马上打电话给在老家的父亲,父亲告诉我是有这么一张画,那是我家代代传下来的,我小时候曾经看过一眼。

画有正反两面,历经千年,竟然不朽不腐。在一起保存的,还有几代先祖的札记:虽然杨氏从来都不是主角,但我们曾穿插其中,见证了红岩碑至今千年的历史。

下面这首诗才是“红崖天书”最终的秘密。

春去秋来,转瞬千年已过。“红崖天书”真正的碑文到今日已经完全不见。祖上札记中曾写道:碑文不消,释文不出!眼看红岩碑文最后一笔都即将隐去,我便作下此文,把“红崖天书”的来龙去脉给看官交代一个清楚。

另有感于千年红崖经寒暑更替,历世道兴衰,赋“临江仙”一首以记之:

十八

我是杨诚。今天读了父亲写的一篇文章《红崖天书千年记》,才知道我们杨氏一族跟红崖天书竟然有着这么深的渊源。可细读下来仍然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何以天书的原始碑文和瞿鸿锡的拓本会有一点差别呢?

按照父亲的讲述,真正的红崖天书从邵元善发现天书二十多年后就被赵氏族人用石灰覆盖隐藏了,直到清光绪年间徐印川再一次看到,中间相隔了三百五十年。这三百多年间,是天书一直被石灰覆盖,徐印川看到的时候石灰恰好刚刚脱落露出了碑文?还是因为有人知道罗光堂毁掉了那处伪造的、呈现在世人眼前三百多年的假碑文,出于责任感,重新把真正的碑文又在原位置写了上去?

我去请教父亲,父亲没有说什么,走到屋中取出一物给我。那是一块圆形的石板,只在正面刻着一个字:“明”。

引用来源说明:古桌、鼎、钟、梅花、石板图案源自互联网络,本文用作PS素材;红岩山崖照片源自互联网络,胡林军先生提供,本文用作PS素材;笔迹深透示意图源自央视“走近科学”栏目;字体为汉仪南宫碑体、米芾体、方正小篆体。其他图片、字体如有侵权,请告知以更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